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,为什么还能天天笑嘻嘻?——抑郁症科普系列1

文/徐艺珊博士,加州执照临床心理学家,硅谷一三心理诊所创始人


一对父母A,来到我办公室,想知道他们的孩子,到底有没有抑郁症?她们说,虽然医生已经确诊了抑郁症,但是为什么完全没有感觉到孩子的不同,还是整天笑嘻嘻的,和朋友吃喝玩乐完全都没耽误。难道是医生误诊了?

另外一对父母B,来到我的办公室,说孩子有时候脾气不好,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伤心。他们非常焦急的问我,孩子是不是有很严重的抑郁症?怎么确诊?要不要吃药?会不会好不了了,得终身服药???


父母A和父母B,是我过去几年中,治疗干预的孩子家长中,两种非常典型的类型:一头雾水型,和过度紧张型。


曾经我在Kaiser医院儿科工作的时候,我们长期有一个针对有严重自杀自残倾向的青少年开设的心理小组,一直人满为患。而小组中一部分的孩子,是被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发现问题后送来治疗的,还有一部分的孩子是自杀未遂或者自残过度,进了急诊室,医院,出院后被送过来的。

他们中很多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,父母们,完全不知道孩子的自残行为,和濒临边缘的心理状态。


美国频发的亚裔青少年自杀现象,也让家长们更加警觉,想要知道,到底什么是抑郁症?为什么会得抑郁症?如何鉴别?如何治疗?


受到藤校家长群的邀请,我为大家在科普讲座中,对这些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,做了一些简单解释。

1. 孩子到底是心情不好,还是有忧郁症?

这里简单讲一下临床上的标准。


我们一般是看在过去的几个星期以内,持续性的一些症状,包括绝望的念头,经常性地感觉到悲伤(有的人会哭出来,有的人不会哭出来)。


再一个就是社交上的变化。有的人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时候,会孤立自己,就是不去见人。比如,以前喜欢社交,现在也不社交了。


另外呢,还有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,一无是处,worthless。


这样的结果就是:

  • 以前喜欢做的事情,现在失去了兴趣。

  • 睡眠可能出现紊乱,包括失眠,睡得很少,或者睡得过多。

  • 经常感觉到疲惫感。

  • 饮食上可能产生变化。食欲的变化,甚至能导致严重的体重的变化。

  • 有人还会有产生自杀的念头,觉得“如果我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就好了”,“如果我消失了,可能没有人会想念我,没有人会在意”,等等。

这些都是抑郁症的一些临床症状。

家长们如果担忧自己的孩子可能患有忧郁症,不妨观察孩子的行为,做一些前后对比,看看能不能看到上述的一些警示信号。


如果把握不准的话,建议去寻求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做一下心理评估,看孩子到底是有抑郁的情绪,心情不好,还是达到了临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。


这样的诊断和评估,在美国,有执照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生都可以做。一般有两种做法:

第一种方法:

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或者是精神科医生,见孩子几面,结合一些简单的心理问卷,再跟家长了解情况,综合所有信息作出判断和诊断。


第二种方法:

请专业的执照心理学博士(psychologist),为孩子做系统的心理测评(psychological assessment),一般时长4-8+小时,具体包括多种主观客观心理测评工具,从孩子和家长甚至学校里收集信息,然后综合所有信息,出具心理测评报告,向父母解释测评结果和干预建议。


2. 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得抑郁症?

很多家长都很紧张,想知道孩子得抑郁症的几率,跟家族遗传之间是什么关系。


一般来讲,抑郁症的产生,既有遗传和生物学的因素,又有社会性的因素。


生物学上来说,例如有抑郁或者焦虑的家族史的,在同样的外界刺激下,产生抑郁症的概率,要比其他的人高大概两倍左右(这是以前的一个数据,近几年的数据可能有一些变化)。


同时,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压力,如果超过了我们能够处理的极限,就容易引发不同的情绪问题,而抑郁情绪,是一种常见的压力应对失调后的现象。


我注意到很多很多人有一个误区,就是觉得,我一定要知道孩子到底为什么会抑郁,我才能帮助他解决抑郁症的问题。


其实现在临床干预上,并不是这个样子的。因为其实抑郁的情绪,焦虑的情绪,很多这种心理问题,都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 。

甚至当事人,有时候都不很清晰地知道原因。有的人在生活中,非常完美,没有任何需要操心的事情,但是呢,他/她就是不开心。周围的人不理解,家人也不理解。


恰恰是这样的群体,他们自己是最被困住的,因为他们觉得:我在别人眼中是羡慕的对象,但是我到底为什么不开心?他们找不到这个原因,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,非常无力。


我要说的是,在临床上我们见到很多,就算你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会产生抑郁的情绪,或者甚至为什么你会有临床的抑郁症,但是对于这些症状,对于这些情绪,对于你感受到的这些痛苦,都是有方法可以缓解和应对的。


3. 如果孩子抑郁了,怎么办?


虽然我们不能小看这个生物学和遗传上的因素,不过,有这样的家族史,并不代表你这个人一定会得抑郁症。


外界的环境压力有可能触发心理问题,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习一些应对情绪的方法(之后的文章会继续讲解),我们应该有自信、更有能力、更有方法去应对——那么,哪怕我们有家族史,哪怕周围整个社会环境的压力都很大,我们也不一定会爆发抑郁症。


美国的积极心理学家斯利格曼教授,曾经就列出过一个幸福公式:

幸福指数 = 先天的遗传素质 + 后天的环境 + 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


人的幸福的指数到底来取决于什么呢?一方面是先天的遗传因素,就是有些人天生乐观,有些人天生就偏悲观一点。这个我们不能改变。后天的环境呢,我们能做的也有限。

但是我们能控制的,是最后那一个我们心理的力量,我们抗挫折的能力。这种心理的力量,在幸福公式中,占了大概40%的比重。


那这种心理的力量呢,是完全可以后天学习的!!!


很多的心理学家说,这可以是一种“习得性乐观”——哪怕你先天是偏悲观的,并为之受到困扰,但是你通过一些方法,通过学习和练习,你也可以在后天适当地提高自己的乐观程度。


所以心理学家在治疗临床的抑郁症、焦虑症,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时候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让对方看到希望,让他们知道,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儿,可以如何应对。让对方意识到,哦,我自己是可以做一些什么的。并不是说我这个情绪来了,我就完全没有任何的应对办法了。


4. 如何寻求帮助?


临床上对抑郁症的干预,一般是结合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。


例如我是临床心理学家,我在临床上负责做心理咨询和心理评估,同时,我们硅谷一三心理诊所,有两位中英双语的精神科医生,是负责专门用药物治疗的。


从文献上来讲,治疗中度抑郁症效果最好的,也是药物结合心理的干预。因为药物经常让人的情绪变得相对麻木一些,让人从情绪的高点,降到一个比较平稳的程度,然后人再结合一些心理的疗法,学习心理调适,就可事半功倍。


如果你只单纯依赖药物,那么这个自我恢复的过程就会很慢。一旦中间停药,复发率就容易很高,因为你只是靠药物去缓解你大脑的这种问题,但你并没有学会怎么去思考问题,怎么去处理这种情绪,怎么去更健康应对。


因此,药物并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。


有一些人可以只靠药物度过一段很艰难的时光,觉得好像好了,但是之后,如果生活中又发生大的事件,而他却并没有学会真正的应对方法,那么他还是会再次进入这种抑郁的状态。


因此我建议,如果怀疑有抑郁症,可以先去看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师。确诊以后,再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法。


美国受训的大部分的精神科医生(psychiatrist),在进行诊断之后,都会建议你去找一个心理咨询师therapist,同时进行心理谈话疗法。


同时,很多的心理咨询师,在对你你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,如果觉得你特别严重,也会建议你去看精神科医师,看是否需要开始吃药。也就是说,治疗忧郁症,最好是有一种团队协作的精神。


所以,大家倒是不用担心,说搞不清楚要先去看哪种医生。先去看精神科医生,还是先去看心理咨询,都是可以的,从哪一个开始都是没有问题的。


未完待续。。。



写在最后:

谢谢硅谷家长素娟推荐,谢谢藤校家长群蔡越的邀请和文字整理。

硅谷一三心理诊所的其他相关心理资源:

欢迎预约我们的线上线下服务

一三心理诊所地址:

885 N. San Antonio Rd., Suit O,

Los Altos, CA 94022

SF, NY, CO, SD Etc.

650-434-2563

Admin@Mindbodygard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