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“做自己”:从感受开始了解自我与内在平衡
一、什么是“做自己”?
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:——“人要做自己,要活出自我。”
可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仍会问:
“我真的了解自己吗?”
“我是不是活成了别人希望的样子?”
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和自己相处,却仍然觉得“我并不了解自己”?事实上,“了解自己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,而是一段持续探索与成长的旅程。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·罗杰斯(Carl Rogers, 1961)所说:
“人成长的过程,就是不断地成为真实的自我(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person)。”
换句话说,“做自己”不是一瞬间的顿悟,而是一种持续的觉察、选择与整合的练习。
二、从“感受”开始了解自己
认识自我最直接的途径,就是——倾听自己的感受。
当我们愿意停下脚步,去觉察身体与心的细微变化,就像轻轻推开内心的一扇门。
每当我们勇敢地打开一扇门,就会看到新的风景,获得新的理解;
每一次真诚地聆听情绪,都是一次探索;
每一次接纳真实感受,都是一次靠近自我。
瑞士心理学家荣格(Carl Jung, 1953)将这一过程称为**“个体化(individuation)”**:
这是一个人整合意识与无意识、逐渐发展出独立而完整自我的过程。
当我们允许情绪存在,无论是喜悦、悲伤、愤怒还是恐惧,我们都在与“真实的自己”建立连接。
感受不是软弱,而是通往内在力量的路径。
三、整合:让碎片成为整体
自我觉察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混乱与焦虑。当太多的情绪与想法交织,我们可能会觉得迷失。而整合(integration),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平衡的关键。
整合并不是强行压抑或消除矛盾,而是允许不同的部分共存。就像拼图一样,情绪的每一块碎片都有意义,当我们学会在矛盾之间找到理解与和解,一幅关于“我是谁”的画面才会逐渐完整。
心理学研究(Brown, 2010)指出:
当一个人能以开放与接纳的态度面对复杂情绪时,其心理弹性与幸福感都会显著提升。
整合,是一种力量。它让我们在混乱中仍能保持方向,在冲突中仍能理解自己。
四、在平衡中实现自由
当探索带来拓宽,整合带来清晰,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有弹性。那时,我们不再只是顺应他人的期望,而能主动规划自己的方向,去做真正让内心平静、充满能量的事。
做自己,并不是“永远开心”或“毫不妥协”,而是在真实与平衡之间找到自由。当我们学会倾听感受、整合矛盾、接纳不完美,我们才能从“我应该成为谁”走向“我本来是谁”。
那时,你可以温柔又坚定地对自己说:
“我的人生,我做主。”
参考文献
• Rogers, C. R. (1961). On Becoming a Person: A Therapist's View of Psychotherapy. Houghton Mifflin.
• Jung, C. G. (1953). 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.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.
• Brown, B. (2010).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. Hazelden Publishing.
文/贾雯迪咨询师,美国一三心理诊所纽约曼哈顿分办公室
美国一三心理诊所的其他相关心理资源:
- 孩子情绪问题管理课程等多个不同主题的课程,全部由一三心理诊所的心理学博士们精心设计并录制,干货满满,实用有效。我们网站上也有很多免费的心理资源,例如文章,书籍推荐,我的Podcast和YouTube频道。 
- 一三心理诊所做了的全美国的公益搜索黄页,帮助你找到自己附近的中文咨询师 
admin-chinese@mindbodygarden.com
一三心理诊所地址:
Office 1 (Los Altos)
885 N. San Antonio Rd., Suite O, Los Altos, CA 94022
Office 2 (SF)
110 Gough Street #402, San Francisco, CA 94102
Office 3 (San Diego)
9920 Pacific Heights Blvd, Suite 150, San Diego, CA 92121
Office 4 (New York)
303 Fifth Avenue, Suite 901, New York, NY 10016
